西宁市湟中区:构建物业治理三维新体系 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发布时间:2025年06月10日 11:35
分享:
今年以来,西宁市湟中区锚定为民服务工作靶心,聚焦物业领域“监督弱、响应慢、参与少”等痛点,以制度创新破题、以高效服务筑基、以党建引领聚能,构建“作风转变+民生服务+基层治理”融合共进的基层治理模式,打造更多让群众可感可及的幸福实景。 自治监督破局管理难题。湟中区以务实为民为突破口,针对“村改居”安置区-康川街道5400余户居民面临的物业监督缺位、管理粗放等问题,康川街道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出台《康川街道物业管理委员会组建运行办法》,通过“社区推荐+居民自荐+联名推荐”多元渠道,在康川街道5个安置小区选举产生47名物管会委员,实现物管会全覆盖。这一举措打破“政府单一管理”壁垒,构建起“居民自治监督+制度规范运行”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推动“村改居”社区从“被动管理”向“主动治理”转变。 智慧服务提速响应效能。秉持“民呼我为”理念,湟中区把“开门教育”落实到民生服务最前沿,成立全区首个住宅楼院服务中心,开通“2210299/2210288”服务专线及“物业服务通”小程序,构建“线上即时响应+线下闭环处置”双轨体系。通过楼道公示、社群推送等“开门纳谏”方式广泛宣传,实现居民诉求“发现—派单—处置”全流程提速。鲁沙尔镇圣山国际一期消防通道堵塞问题,通过新机制仅用半天解决,较以往提速80%以上。如今,“小事不过夜、难事不过周”已成为常态,群众的满意度呈现“直线上升”。 红色引擎凝聚共治合力。“走进锦绣苑社区,车辆停放有序,路面整洁干净,浓郁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在社区物业服务中心,物业服务公示墙、意见簿、留言箱等设施摆放有序,紧密连接着社区、物业与居民三方。街道社区以“红色物业”建设为抓手,将党建融入物业治理全链条与“红色物业”建设深度融合,着力打造“党建+治理”双轮驱动模式。在党建引领下,社区累计解决环境卫生、设施维修等民生问题217件,带动300余名居民主动参与社区治理,形成了“支部吹哨、党员报到、群众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生动局面。 下一步,湟中区将“开门纳谏听民声、精准施策解民忧”贯穿工作始终,纵向拓展治理覆盖,将物管会建设从安置小区向商品房小区延伸,织密“区—街—社区—小区”四级治理网络,推动物业治理体系迭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