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州动态 > 西宁市

西宁市大通县构建防汛减灾志愿服务新体系

发布时间:2025年06月30日 10:50 分享:

近年来,西宁市大通县认真贯彻落《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将志愿服务纳入防汛减灾应急管理体系,整合“专业救援+行业救援+社会救援+志愿服务力量积极构建“全周期、立体化”的应急志愿服务基准线、发展线和创新线。

党建引领破题,凝聚防汛减灾新兴合力。以党建引领为纽带,凝聚党员干部、企业职工、社会工作者、志愿服务组织及志愿者等多元力量,整合组建11支县级专业社会救援队、20支乡(镇)级应急队和313支村(社区)级志愿救援队,联动护河、护林、护路等687名基层网格员,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应急网络。充分发挥“应急先锋联盟”统筹调度作用,构建“预防—发现—处置”闭环链条,全面落实“叫醒”“叫应”联动机制,推动专业、行业、社会救援力量协同开展隐患排查和先期处置,构建“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的防汛减灾工作新格局,确保极端灾害下快速响应、高效联动。

       联盟支撑保障,夯实“红色网格”先锋力量。“红色网格”培训基地常态化开展培训指导,为各级志愿服务力量提供专业指导和资源支持,应急、水利、自然资源等行业主管部门,立足各自职能和专业优势,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联盟、先锋、网格”基地等平台,常态化组织开展“联学”培训,打造“理论 +实操”双过硬的应急志愿队伍,推动应急管理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防御”转型。截至目前已开展宣传活动20余场次为志愿者配备救生衣、沙袋等物资2.3万件,组织应急救援、医疗救护等专业化培训30余场次。

联勤联演砺兵,锤炼应急攻坚实战本领。建立基层应急救援力量联合训练演练协同联动机制,定期组织各类志愿救援力量参与综合性实战应急联合演练、专项演练和比武竞赛等,加强调度指挥和抢险救援、避险转移等工作的统一协调,有效提升“快响直达”和合成化应急救援能力。依托应急宣教体验馆、“百姓长廊”等载体,不断提升防灾知识普及率。各乡镇结合地域灾害特点,常态化开展火灾逃生、应急疏散培训,组织防汛、防火等专项演练,年均覆盖群众超3000人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版权所有:中共青海省委社会工作部 电话: 0971—8483848

邮箱:qhshgzbbgs@163.com

青ICP备2025004960号 青公网安备630104020009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