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衿逐梦 志愿护航 —— 海西州中考助考志愿服务活动纪实
发布时间:2025年06月25日 11:50
分享:
为切实做好中考助考志愿服务工作,海西州委社会工作部坚持党建引领与社会协同相结合,将志愿服务作为保障民生、传递温暖的重要抓手,通过整合部门资源、创新服务模式、凝聚志愿力量,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全力为中考学子营造安全、温馨、有序的考试环境,以实际行动诠释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的志愿精神,彰显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责任与担当。 一是强化党建引领,构建协同护考新格局。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将中考助考志愿服务作为深化 “我为群众办实事” 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茫崖市创新推行 “党建 + 社工 + 志愿” 服务模式,立足考生及家长需求,制定涵盖物资供应、秩序维护、心理疏导等内容的 “一站式” 志愿服务方案;大柴旦通过印发倡议书、线上线下广泛宣传动员,凝聚起教育、公安、交通等部门合力,开展各项“爱心护考”志愿服务活动。 二是优化物资供给,打造暖心服务新体验。秉持 “细致入微、贴心周到” 服务理念,在考点外科学设置志愿服务站点,为考生和家长提供丰富多样的应急物资和便捷服务。乌兰县在考点外搭建遮阳帐篷,配备充足的矿泉水、防暑药品、雨衣等物资,为候考考生和陪考家长送去清凉与安心;格尔木市志愿服务站点为考试结束的考生提供免费联系电话,搭建起考生与家庭间的 “安心桥梁”,同时提供矿泉水、纸巾等防暑物资,累计服务考生及家长超 80 余人次。 三是加强环境整治,营造静音护考新环境。树立 “环境保障无小事” 工作观念,多措并举开展静音降噪行动,全力为考生营造安静舒适的考试环境。都兰县发布中考期间噪声污染管控通告,组织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开展 “静音护考” 宣传活动,对县城内各类环境噪声实行严格管控;德令哈市组建 “静音护考联盟”,依托三级网格管理体系,开展全覆盖宣传动员,累计张贴护考倡议书 500 余份,并成立静音巡逻队,采取 “白 + 黑” 不间断动态巡查模式,重点治理施工噪音、商业促销等干扰源。 四是维护交通秩序,探索智慧护考新路径。坚持 “安全第一、畅通优先” 保障原则,协同公安、交通等部门,综合运用人力疏导与科技手段,加强考点周边交通疏导和秩序维护,确保考生出行安全顺畅。德令哈市公安局充分运用科技赋能护考工作,在考点周边设立临时管制区,投入治安警力 360 人次,实施无人机禁飞、噪声源动态监测、智能交通监控等科技护考手段,实时掌握考点周边交通状况,及时疏导交通拥堵;格尔木市志愿者与交警部门密切配合,在考点周边合理设立交通标识,引导车辆规范通行,劝阻非机动车违规停放,耐心提醒过往车辆减速慢行。 五是深化安全保障,筑牢平安护考新防线。强化底线思维,始终把安全保障作为中考服务的重中之重,多部门联合开展考点及周边安全检查和整治工作。天峻县各部门协同作战,对考点内部安全及周边治安秩序进行 “地毯式” 检查整治,加大考场周边巡逻力度和密度,成立应急处突力量,随时待命应对各类突发情况;德令哈市教育局联合供电、通信等部门对考点进行双回路电力改造,建立备用考场,完善 “一分钟响应、三分钟处置” 应急机制,组织考点开展多场景实战演练,模拟断电断网、极端天气等突发状况。 六是注重人文关怀,开创心理护航新模式。聚焦考生和家长的心理健康需求,积极探索心理疏导服务新方式,提供专业、贴心的心理支持。乌兰县组建由心理咨询师、教师等组成的心理服务团队,采取现场咨询、线上沟通等方式,为考生缓解考试压力,调整心态、树立信心,以积极状态应考;茫崖市志愿者在考点外设立 “家长休息区”,主动与家长交流谈心,倾听他们的担忧和诉求,收集需求反馈,及时协调解决突发问题,用 “陪伴式服务” 传递温暖。 下一步,海西州将以此次中考助考志愿服务活动为契机,继续总结经验、创新举措,不断完善志愿服务机制,凝聚更多社会力量,拓展志愿服务领域,提升志愿服务水平,为广大群众提供更优质、更贴心、更高效的志愿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推动海西州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