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近年来,海南州贵德县林荫社区立足多民族聚居的实际,坚持以居民为主体,志愿服务为补充,积极探索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红色夜学会、红色星期五、红色业委会、红色管家、红色暖心驿站为支点的“五红共治”工作法,推动基层治理迈上新台阶。

深化党建引领,做优“五红共治”服务。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领导作用。以社区党支部为单位,组织辖区内党员、退休干部、退役军人、居民群众等共200余人开办“红色夜学会”,通过支部书记带头讲、党员群众互鉴学等方式,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和各项相关惠民政策。聚焦社区治理工作重难点,由社区党支部牵头,以改善人居环境、助老爱老服务等群众身边的实事小事为切入点,开展“红色星期五”志愿服务活动,现已在辖区内成立3支志愿服务队,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0余次,为60余名社区居民提供帮助和服务,进一步激发社区治理新动能。 细化体系机制,做实“五红共治”服务。为更好给小区居民提供舒适便利的居住环境,林荫社区坚持从实际出发,想点子、摸路子,充分发挥党员模范作用,通过前期走访调研,在5家老旧小区内成立“红色业委会”,制定小区管理制度,推选出1名老党员和4名热心业主担任业委会成员,并具体负责小区楼院“新时代文明实践老年人活动驿站”运行、民族团结及安全生产等工作,不定期组织常住居民维护小区绿化等活动。针对部分廉租房小区居住人员多元、困难群众较多等问题,构建志愿服务嵌入基层治理的机制渠道,主动发现需求,提供民生服务,推行建立“红色管家”志愿服务组织,吸纳老党员、网格长、居民群众等参与社情民意收集、矛盾纠纷调处工作,通过提升居民参与度,增强居民认同感,进一步促进和谐稳定,培育社区文化正能量,形成小事不出楼院,大事不出社区的良好局面。
优化阵地建设,做细“五红共治”服务。为提升社区服务质量,林荫社区主动关注新就业群体及户外劳动者需求,整合现有资源,扩展便民服务阵地,成立“林荫社区爱心驿站”。优化服务设施,在站点内放置免费休息设施及相关设备,及时为有需求的劳动者提供冷可取暖、热可纳凉、累能歇脚、渴能喝水的民生“小方便”,使社区真正成为温情友善、热心服务的“大后方”,目前共服务接待户外劳动者100余人次。建立志愿服务奖励兑换机制,设立“红石榴爱心公益平价蔬菜超市”,每季度开展“银行积分”兑换活动,为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辖区居民群众发放“志愿积愿积分卡”,激发社区基层治理内生动力。今年来共开展积分兑换活动30余次,极大提高了群众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