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市乐都区“五心五融”工作法破译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实践密钥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3日 10:55
分享:
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海东市乐都区创新推行“五心五融”工作法,通过“初心引航聚共力、匠心筑基强共驻、同心共治汇民智、暖心服务促共建、安心共享优资源”五大路径,推动实现组织融合、资源融合、力量融合、服务融合、治理融合,构建起“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全面提升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初心为灯塔领航,拧紧党建引领链条,构建组织融合的“同心圆”。以党建“初心”为根本引领,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作用,将服务居民、造福居民作为社区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形成“党建一盘棋、治理一张网”的协同格局。推行“党建+网格”工作模式,依托全区网格化管理“大体系”,落实“网格吹哨、部门报到”响应机制,成立由社区党支部书记牵头的“社区—共驻共建单位基层治理工作小组”,通过微信群实时联动部署工作,共同研究解决老旧小区管理、环境卫生整治等基层治理难题,实现“发现—处置—反馈”的问题闭环管理。 以匠心为基石筑基,盘活驻地资源存量,筑牢资源融合的“硬支撑”。推动管理和服务力量下沉,引导基层党组织强化政治功能,聚焦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核心职责,打造“四点半课堂”“矛盾调解室”“阅览室”等群众身边的服务阵地。同时,整合教育、文化、民生等各类资源,推动共驻共建单位从“局外人”转变为“主人翁”。例如:节假日托管服务为300余名儿童提供安全娱乐空间;“亲子阅读”活动拉近亲子距离;辖区医院定期开展“健康义诊”,覆盖居民千余人次;“送文化到社区”系列活动通过文艺演出、爱国影片放映,持续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 以同心为纽带共治,释放群众自治活力,激活力量融合的“源动力”。通过搭建“居民议事厅”、规范“小区业主委员会”等载体,鼓励居民主动参与社区治理,形成“社区收集诉求—物业、业委会、群众代表协商解决”的自治闭环,破解停车难、卫生差等民生痛点。以古城西社区工行家属院为例,居民曾反映小区环境杂乱,后自发推选楼院负责人,带领群众共同整治,如今路面干净、楼道整洁,居民满意度达95%以上,生动诠释了“居民事、居民办”的治理效能。 以暖心为桥梁服务,靶向供给民生需求,织密服务融合的“幸福网”。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整合政务、志愿、公益服务资源,推动社区服务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实现“365天不打烊暖心服务”。如怡春社区构建“1+3”志愿服务体系(1个社区党支部+3支专业服务队),累计走访居民50余户,形成“订单式”需求清单56项,精准匹配服务;“周末红心集市”常态化提供义诊、理发等便民服务,惠及居民2000余人次;清洁护卫志愿服务队推行“环境整治双联包保制”,联动共建单位协同推进辖区环境提升。 以安心为目标共享,统筹全域资源要素,打造治理融合的“普惠圈”。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依托新建小区资源,联动物业及共驻共建单位,结合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举办文化体育活动,让居民在沉浸式体验中增进交流。通过搭建社区、物业、居民“连心桥”,既满足了居民多样化需求,又强化了社区归属感,推动形成“平安和谐、守望相助”的治理生态。 “五心五融”工作法有效推动城市基层治理从“单一管理”向“多元共治”转型,显著提升了社区组织协同力、共建单位参与度、资源使用效率及民生事项办结满意度。下一步,乐都区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探索数字化治理手段,让“五心五融”成为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乐都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