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社工人才及志愿服务

全国“最美志愿服务村(社区)”——海东市平安区平安街道化隆路社区事迹简介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08日 11:33 分享:

化隆路社区位于平安区核心,辖区面积6.7平方公里,下辖36个小区、116栋楼宇,服务居民6000户、1.5万余人。拥有专职社区工作者12人,其中7人持助理社工师证,持证率58%,初步形成“党建引领、社工支撑、志愿联动”的立体服务体系。

组织融合升级,构建全域覆盖服务生态社区秉持“办公最小化、服务最大化”,建成1500181”智慧文明实践综合体,集成数字化、便民化、专业化功能,年均服务超1.5万人次,空间效能提升40%创新“志愿服务联盟”机制,与19家行政单位、8家企业、3村社签订《资源共享协议》,动态管理“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推动政策、人才、资金等要素精准下沉组建12名退休党员成立“治安志愿服务队”,发挥“银发智囊团”基础作用;依托“双报到双服务”,按法律、助老、守护等6大领域设岗,200余名在职党员组建成“法律援助志愿服务队”等,实现党员“8小时外”服务专业化转型;联动高校、团区委、志协、退休教师等,打造“助学支教志愿服务队”及“1(专业)+1(社工)+1(志愿者)”培养体系,实现能力复合型提升。

服务模式升级,打造全龄友好服务矩阵建立“党员志愿服务责任制”,划分23个责任区、设30个民生诉求箱,形成“群众点单—支部派单—党员接单—群众评单”闭环机制。立体宣讲深入人心,理论精讲,联合党校专家组建“理论轻骑兵”,举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社区”等讲座15场。文艺活讲,6支“板凳宣传队”创作《防诈三句半》等20余作品,开展“广场微宣讲”40余场。线上云讲,“政策微课堂”、“学习园地”发布短视频50条,点击超10万次,实现政策“零距离”。聚焦群体闭环服务,“银龄学院”悦享夕阳,开设智能机、书画等课程,年均授课150节,服务超600名老人,获评“省老年教育示范基地”;“红领巾驿站”纾解民忧,创新“托管+农事体验”,设计“四点半课堂”、“非遗手工”等课程,服务300余青少年;“青创空间”助力成长,打造“自习室+职业规划站”,联合高校提供考研、创业辅导,吸引200余青年参与。其中,“欢乐邻里·集市有约”项目获评“全国社区志愿服务创新案例”并在省级会议上做典型发言。

治理机制升级,构建长效服务生态社区划设7大网格31子网格,配备150名“红色网格员”。上线“全e通”APP,实现“事件上报—处置—反馈”全程数字化,累计处理隐患等320件,办结率96%。每月通过网格议事会、居民说事会,解决停车难、飞线充电等45件,群众满意度达98%。实施《志愿服务积分管理办法》,量化38项文明行为,联建9家商超成立“众汇积分超市”,创新“积分+实物/服务/荣誉”兑换模式。开展“最美家庭”“文明楼院”评选,设10处“善行义举榜”,表彰60余人次,组建旗袍队等8支文艺志愿队伍,创作《民族团结的象征》专题片等,年均开展“我们的节日”活动40余场。

社区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全国文明实践巾帼志愿阳光站”“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等国家级、省市级荣誉9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版权所有:中共青海省委社会工作部 电话: 0971—8483848

邮箱:qhshgzbbgs@163.com

青ICP备2025004960号 青公网安备630104020009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