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社工人才及志愿服务

坚持“三个结合” 落实“三项举措” 全省志愿服务工作者教育培训实现“三个提升”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31日 10:55 分享: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升全省志愿服务工作专业化、规范化水平,省委社会工作部坚持“三个结合”,落实“三项举措”,着力推动全省志愿服务工作者教育培训实现“三个提升”。

    坚持“三个结合”,夯实培训基础。立足省情实际,以多元融合教学模式提升实效,推动理论与实践、外部经验与本土探索、学习与反思深度贯通。理论与实践融合。聚焦志愿服务融入基层治理,先后邀请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丁元竹教授、上海海洋大学张祖平教授等阐释社会治理现代化与志愿服务的关系,解读《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组织学员赴西宁市、海北州有关社区实地观摩学习志愿服务助力基层治理工作经验,促进理论认知向实践能力转化。内外经验互鉴。结合青海特色,安排省内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授讲授社区志愿服务发展路径,省委社会工作部业务处室负责人讲解做好新时代志愿服务工作的方法路径,市(州)参训代表介绍工作情况,推动“外来经验” 与 “青海实践” 融合。学研一体推进。深入解读《关于志愿服务项目的工作指引(试行)》《关于志愿者招募和培训的工作指引(试行)》和《关于社区志愿服务的工作指引(试行)》3个指引,引导志愿服务组织规范开展相关工作;开设“晚间课堂”,围绕“做好新时代志愿服务工作”“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主题,开展分组研讨、交流发言,进一步深化理解、凝聚共识。
    落实“三项举措”,提升培训质效。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目标,通过精准设计、创新实施、从严保障,确保培训走深走实。精准设计课程。聚焦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建设、“专业社工 +志愿服务”融合发展、志愿服务组织规范管理等核心议题,立足青海“三个最大”省情定位,聚焦志愿服务体系建设,融入生态环保、基层治理、民族团结进步等元素,实现“靶向施教”。创新教学形式。采用“专题授课+影视教学+实地研学+廉政教育”模式,播放影视教学片强化典型引领,组织学员赴西宁市、海北州廉政警示教育基地接受党性洗礼,实地学习西宁市、海北州社区志愿服务经验,增强培训吸引力。强化成果转化。部署志愿服务体系建设“链条式试点扩面提质行动,现场解答基层难点问题;相关市(州)分别围绕供给体系、文化体系、阵地体系、队伍体系分享实践路径,搭建互学互鉴平台,推动学习成果向实践转化。
    实现“三个提升”,汇聚发展动能。以提升政治素养、提高业务能力、拓展工作思路为目标,培训内容精准、方法务实,为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政治素养持续淬炼。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的重要论述和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坚定了走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发展之路的政治自觉,深化了对志愿服务在促进民族团结、守护生态安全、巩固基层治理中特殊意义的认识。业务能力显著增强。系统掌握了志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设计、组织管理等专业知识,明晰了“志愿+生态”“志愿+文旅”“志愿+赛事”“志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四大领域融合发展实践路径,对解决统筹机制不畅、队伍结构失衡、品牌建设不足等问题提出工作方案。工作思路更加开阔。借鉴先进地区经验、交流本土实践案例,明确了立足“一老一小”、残疾人等群体需求,打造具有高原特色、民族特点志愿服务品牌的方向,为推动志愿服务深度融入基层治理、服务中国式现代化青海篇章奠定了坚实基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版权所有:中共青海省委社会工作部 电话: 0971—8483848

邮箱:qhshgzbbgs@163.com

青ICP备2025004960号 青公网安备63010402000969号